胡德生谈古典家具热体现在明清家具热【批木网】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
中国古典家具是第一大收藏品,也承载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古典家具热主要体现在明清家具热,在胡德生看来,明清家具制造工艺优良,成为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之作,“明清家具采用坚硬细密、色泽优雅、纹理华美的珍贵木材,运用精密巧妙的榫卯结构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具有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但胡德生同时谈到,那个时候把明清家具作为艺术文化争相收藏,掀起家具热潮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当时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时候发现了中国家具的艺术,自此之后中国传统家具在世界上出名,其价格在海内外市场上日益看涨,成为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收藏品。”
胡德生告诉记者,明清家具热有五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是在明末清初,“清军入关,明朝家具被统统扫地出门,刚好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他们发现了中国明式家具,便买了一些回去,在欧美造成了很大轰动,自此之后,中国的明式家具始终是欧美国家人收藏的重点。”谈到欧美人对明式家具的追捧,胡德生说,中国明末清初之际也正处西方欧美国家路易十六时期,当时西方的巴洛克家具过时了,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风格代替它,中国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风格特点正是西方梦寐以求寻求的风格,是一种动中带静,静中带动的感觉,所以,中国的明式家具首次在欧美国家盛行,形成了第一次收藏热潮。
【批木网】
第二次热潮是在鸦片战争时候,胡德生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皇宫里的各种艺术品遭到哄抢,他们争相挑选珍贵的艺术品带回去。”胡德生认为,这次的收藏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主动性,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第三次热潮是在“文革”时期,胡德生说,“‘文革’时期‘破四旧’,明清家具被扫地出门,一些外国人瞄准了这个机会,大量购买中国艺术品运往外国。”
第四次是国人为了外汇卖明清家具,胡德生说,“文革”结束后,政府落实政策发还抄家物资,随着一批批东西回到了主人手中,不少人选择抛弃。而这时,一些外国人又瞄准了机会。胡德生说,“当时出现了一些专门做中介的‘二道贩子’,他们专门收购明清家具卖给外国人赚取外汇。”
第五次是在1985年,这次是因为一本书,“王世襄的《明式家具》出版后,掀起了又一次收藏高潮,‘二道贩子们’买了王世襄的书,按图索骥,这次走私出去的都是精品。”胡德生说,王世襄先生在政协会议上直流泪,说自己出的那本书没起好作用,给‘二道贩子’做走私指南了。“这次以后,明式家具被搜罗得基本没有了,人们就开始搜罗残件,桌子角、椅子腿……再后来,连残件也没有了,就买木头做旧家具卖钱,一直延续到今天。”
【批木网】
来源:批木网整理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www.anywood.com
凡是与 木材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