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枫香染相守的手工艺人——杨光汉【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5年11月29日 14:45:00 已收藏 收藏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点击此处下载APP

  枫香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布依族当地艺人采用枫香树脂做防染剂,用植物蓝靛做染料的一种古老的民族工艺。其制作方法是用毛笔蘸枫香油(枫香油是用枫香树脂和水牛油混合,用文火煎熬过滤而成。在农家自织的土布上描花,然后浸入染缸再取出经水煮脱脂,即形成对比强烈的蓝底白花。

  在现代枫香染艺人中,要数杨通清最为有名。杨通清生于1913年,其父务农兼作枫香染手艺。

批木网 anywood.com

【批木网】


  杨通清14岁时开始从父学习枫香染手工艺,先学用枫香油画图,继学染色、漂洗,最后学习设计图案纹样。杨通清15岁始入私塾读书,兼练书法、绘画,写得一手好字,喜欢吟诗。

  杨通清的枫香染,在染色工艺上和贵州安顺、黔东南地区的蜡染有相似之处,但在原料和使用工具上,又有所区别。他用毛笔沾百年古枫香树油在白布上作画,或曲或直,或粗或细,运笔自如,能将自然界中的鸟、兽、鱼、虫及花卉、树木等经艺术变形后,绘出美丽的图案来。他学到25岁时才掌握了前人整套工艺的精髓,随后正式开业从事枫香染手艺,为四邻村寨的布依族、苗族同胞染制被面、床单、帐帘、门帘、衣裙、围腰等。

  作为一名布依族民间艺人,杨通清除了整理民间喜爱的传统图案,如“双凤朝阳”、“鲤鱼含珠”、“二龙抢宝”、“双凤结缘”等纹样外,还根据不同民族的习俗、爱好和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图案。有的苗族同胞喜欢粗犷、朴实的纹样,如“大瓶花”、“莲花”等,有的布依族同胞喜爱纤秀、细腻的图案,如“太阳菊花”、“反翅蝴蝶”等等。这些图案,形象生动,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长寿,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批木网 anywood.com

【批木网】


  半个多世纪以来,杨通清在继承祖辈技艺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不断地实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独立完成的枫香染制品,构图严谨,明快大方,装饰性强,既有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2000年2月,杨通清老人去世,时年88岁。

  进入新世纪之后,枫香染逐步被人们所淡忘,随着老艺人杨通清的去世,枫香染的最后一代传人就是他的两个儿子杨光汉和杨光成了。杨光汉和杨光成两兄弟自幼在父亲杨通清的艺术熏陶下,十六七岁时开始学习枫香染,用一年的时间就跟父亲学会了这一祖传的工艺,父亲把毕生的所学和技艺全部传给了他们兄弟俩。两兄弟经常交流技艺,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进和探索,他们的作品可与其父的作品相媲美。为制作一幅枫香染作品,从在布料上画画开始到煮掉布上的油,制成成品需要9天左右的时间。

批木网 anywood.com

【批木网】


  今年已经73岁的杨光汉老人因为年龄增大、视力下降,已有两年多没有制作枫香染了。杨光成也56岁了,只有他还在制作枫香染。杨光汉老人的6个子女都不会制作枫香染,杨光成的3个子女均年幼还在读书。因此,枫香染祖传的技艺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目前,惠水县准备和贵州省艺术研究所一起向国家文化部申报枫香染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杨光成准备举办一个长期的枫香染技艺培训班,招收当地青年,培养新一代传人,毫不保留地把家传了数百年的枫香染技术传授出来。

  杨光成说,枫香染不仅仅只是他家的,也是民族的,更是国家的。他要让年轻人学习枫香染技术,以保护这一民族民间文化,使其永远传承下去。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www.anywood.com

  凡是与 木材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文章关键词:  传统民族工艺 枫香染 非遗 杨光汉 传承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