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之扳指的历史与保养方法【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6年10月21日 15:04:00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清朝时期有一首童谣:“贝勒爷手里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 扳指其实早就有,只不过到了清代才被大家所熟知。
满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头做的,戴在右手拇指上拉弓射箭的时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伤手指,到后来不打仗了,渐渐有了玉石和金银、贵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征权势地位,也体现满洲贵族尚武精神,到了后期纯为装饰。
【批木网】
皇帝有时候赏赐有军功的武将也会赏扳指,纯粹的文臣是不带的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 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韘初见于商代(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犀角、碧玺、水晶、玉、驼骨发展为象牙、翡翠、瓷、名贵滑润的原料。
【批木网】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 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 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至于戒指,又名“约指”,俗称“镏子”。清代,旗人男女皆喜戴上此物。 式祥甚多,以光面戒指(即无花者)为最普通,或作扁圈式,或作圆筒式,或作面部(即指盖部)之凸起式。
【批木网】
上有铸字者,如“福寿绵长”或单个的“福”字或“寿”字。 八旗子弟有其友朋之投契者,于戒指一物,多有用其表示团结精神,彼此各戴一枚,皆铸有“二人平心”之字样,夫妻间亦有借用此种戒指以表示心地无二者。 后汉族人士亦多效此风。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 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
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 在我国,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
【批木网】
国外则突厥、土耳其、韩国至今仍在使用。 期间,各种式样的扳指都有存在。 蒙古与清朝,则主要使用桶形扳指。 传统的汉族扳指儿与满族、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儿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保养心得:扳指作为首饰,一度接近消亡。 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清代晚期以后,热兵器逐渐取代冷兵器。 惧怕异族民众掌握先进武器影响统治、坚持“满语骑射”的清王朝最终没有能够挡住历史潮流。于是,作为满蒙八旗首饰的扳指仅仅存在了百年左右。 由于作为首饰时,扳指仅仅是一种玩物,因此常被以轻蔑的语气称作“扳指儿”。
【批木网】
根据不同的材质,就有不同的扳指儿护养方法。 比如象牙扳指一般有槽痕,所以要经常擦拭槽痕中的污渍,但多用上好的皮毛。 象牙制品一般会在五六十年后开裂,所以很少用水来清洗,而是多用胭脂(纯天然制作)和酒糟来清洗,不仅有很好的清洁消毒功效,而且还也不会出现水中杂质浸入象牙内形成渍斑的情况。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为象牙扳指儿制作一个紫檀木的内胆,因紫檀木略有淡香且能吸水分,与象牙可以达到互为护养的功效。 玉质、、翡翠扳指儿的保养基本就和玉镯的保养差不多,在把玩时用指肚之肉来打磨扳指。
来源:互联网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等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房子都能“变装”了,你离理想只差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