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卖家具 我们卖的是木工体验【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12日 10:25:00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我们不卖桌子。”
“那你们卖什么?”
“我们卖木工体验、木工培训和木工文化。”
这是在高交会展上,一位参观者与忘言手作木工房成员的对话。这名参观者相中了一件由废料拼凑成的茶几。
如今,木工房已经有了体验班、系统班、项目班等不同层次的面向大众的木工课程,开课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发展了将近两百名学员和五六十名会员。
丹麦著名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说,喜爱木材是人类共同的天性。无论来自哪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抚摸它、玩赏它、体验它。忘言手作创始人之一Jen对此深有同感。
【批木网】
现代城市大多数人都身处匆忙的工作当中,很少有机会接触手艺劳作,回归手工可以抛开压力,沉浸在忘我的乐趣中。忘言手作的创始人表示:“精神贫乏比经济压力更可怕。用手工艺制作带有情感和温度的家具,这一过程有利于我们保存的专注力和感受力。”然而,又有多少人能专心致志做一个好木匠呢?
1.初心
离开台湾前一晚,Jen难过极了,把削木头的刨刀装进了行李箱。“算是给自己留个念想,谁知道哪天还会再拿起它呢?”
台湾青年Jen还记得那个清晨。
那个早晨,Jen走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他看见七八个木匠正彼此吆喝着,合力搭建一栋小木屋。他们拉着锯子,推着刨刀,用各种小工具把剖开的木头有序搭建起来,然后打造着角落里的每一个小细节。
那一刻,阳光洒在被搭建的小屋上,工匠“铛铛铛”的敲打声在原野中回荡着。
【批木网】
那年,Jen大学毕业做了一年IT工作,觉得无聊就辞了职,来到澳大利亚游学,寻找更好玩的事情做。眼前这平常的一幕,深深打动了他,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或许我可以成为一个木匠”。台湾是家居出口的传统地区,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放弃学业回到台湾,Jen在政府创办的培训机构接受了一年多系统、专业的培训,和同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木工房。一想到“让爱好变成事业”,Jen热情高涨,只要有人定制家具就欣然接受。
然而,多数客户对木工并不了解,当没有确切的尺寸和设计图,他就要不断修改,因此增加了成本。由于不懂得经营,木工房坚持了8年后,垮了。
此时,一名在深圳的同学找他来帮忙打理公司,看着无法为继的木工坊,Jen只好选择了妥协。
离开台湾前一晚,Jen难过极了,把削木头的刨刀装进了行李箱。“算是给自己留个念想,谁知道哪天还会再拿起它呢?”
来到深圳后,Jen依然混迹在一些木工论坛上,认识了同样爱好木工的程序员涛子,和出身木匠世家的阿东。在涛子的热情发动下,三个人凑了十几万元,跑到东莞买了木材与机械设备,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搞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室,这就是最初的“忘言手作”。
随着圈子里的木工爱好者口耳相传,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这里,木工坊成了他们交流学习的平台。
【批木网】
“之前的失败是因为我对市场需求并不了解。我们定制家具,一件纯手工的家居几千块钱对很多消费者来说难以接受,因为市面上有太多几百块钱的看起来一样的家居。”Jen说,在前来学习的“木友”的强烈建议下,Jen改变了经营方式,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了系统的培训课程,由制作售卖家具变为招收培训学员。在几个合伙人的配合和投入下,木工坊渐渐有点专业的样子了。去年木工房改造升级,搬到了南山区一个室内面积300平方米、自带小院的场地。开朗健谈的涛子负责对外沟通,科班出身的Jen则打理教学,出身木匠世家、有十多年作业经验的阿东则是技术专家。
去年,忘言手作带着作品参加深圳国际创客周展览,手工制作的木马、狗狗灯在众多的科技展品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你觉得自己是创客吗?”参观者不解。
“当然是。创客最原始的意思是,如果你有想法,把它实现了。”涛子回答。
参观者不知道,忘言手作在创客学院与各个领域的创客展开合作,推出了不少别出心裁的作品,例如木质的充电宝已经批量生产销售到美国了。
Maker Faire创始人Dale Dougherty是创客圈的教父,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四处寻找有意思的创客项目,每年会向少数项目团队授予特质的蓝丝带。忘言手作也有幸获得了这份荣誉。
“和传统手工作坊很不一样的是,我们开放。”涛子表示,传统的木工是经验的传承,家族内部的传承,如今的忘言手作加入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并且面向所有人开放。传统的手工作坊必须和现代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相结合。比如,有一些课程专门针对白领设计,他们可以参与整个制作流程,一到两天做出成品。
2.氛围
有了木工房,学员在这里能够成为一个“想得到,也做得到”的人。在讨论“深圳房价会不会跌”时,有学员提议:“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一栋房子呢?”
忘言手作木工房设在工业区的建筑丛林中。
在这里,木工这门安静古老的手艺离都市人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遥远。即使你从未接触过木工,也可以亲手做一个实木的勺子、一个碗、一个面包板,甚至一把椅子。
女学员小姜第一次接触木工,在老师王子龙的指导下,在木块上画出勺子的轮廓,然后开始动手挖勺子。木屑飞扬起来,一些挂在了她的头发上,手里的刨刀还没有停,一点一点地抠掉勺口中间凹下去的部分。
“上班对我来说是生计,做木工才是生活,我希望等到退休以后,能够有一个自己的木工房。”王子龙在木工房教学员,获得收获的却是自己。
在木工房中间,自制的木隔断显得很温馨,当中镶嵌的玻璃使操作室与展室的噪声隔绝开来,人们各自有序地专注于手上的工作,叮当的敲打声似乎在给大家的热情添加燃料。
王子龙停下休息的时候,就会到展室的吧台坐下喝一杯咖啡,和“咖啡专家”王云龙探讨滴滤咖啡的冲泡方法。
“忘言手作就像一个沙龙,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只要你愿意分享就很容易和别人成为朋友。”在Jen看来,深圳有特别好的学习氛围,学员中有很优秀的设计师,在国际上拿过奖,但对木头这种材料不熟悉,依然很乐意前来请教。
为什么木工坊叫“忘言手作”?Jen解释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因为自己不是很有耐心,就想通过做木工来磨练自己的心性。”王子龙表示,做木工有个词叫“严丝合缝”,每一个物件都要精心打磨,差之毫厘都会影响成品的效果。“木工可以专注在一点上,专注在当下,想着怎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Jen说。
一整块木头在Jen的手中,慢慢削成圆形,掏成半圆,渐渐打磨成为一个碗的形状。Jen喜欢在制作的过程中,看着木头的纹路渐渐变化,切下去的时候另一个切面的花纹着实让人惊艳。
木头是天然的事物,比起预先设计,Jen更喜欢随着木头的质地去做。正如他所说,原本想走到A终点,可能却走到了B终点,无所谓,反正它也会很漂亮,“就像是迷失在森林里,哪里都有风景”。
对于很多学员来说,做木工也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从事建筑设计的小骆在单位工作最忙的时候半年没有休息过一天,七十几个小时昼夜不眠地出设计图。然而,在做木工的时候他可以随心所欲,高兴就做,想停下来的时候便可以停下来。
有了木工房,学员在这里能够成为一个“想得到,也做得到”的人。在讨论“深圳房价会不会跌”时,有学员提议:“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一栋房子呢?”
于是,各式各样的建筑真的在大家手中成型了,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公寓楼、教堂、小溪流淌的村庄、西部小镇、北欧集市、楼兰古城被风沙侵蚀的岁月沧桑……当然,这些只是工艺品。
雨季到了,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有学员就提议:“要不做一艘船吧,万一哪天水淹了我们也可以一起划着船去钓鱼。”几个月之后,一艘可载人的木船真的出现在建筑双年展上,场地有沙滩,就如同准备远航。
完成一艘船不是简单的工程,有一部分木条要进行弯曲,Jen和伙伴们花了5个月的时间做实验,算出弯曲的木条需要多宽多厚才能弯曲得恰到好处,测试买多大口径的半圆刀打磨才合适。涛子练刨子练到手都起泡了,但是在感受刨木头的手感、听着刨刀刮起木皮的声音时,他整个人都会兴奋起来。
“当你有想法,首先要去做,实在做不下去,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王子龙在木工坊教学不求获得报酬,只求能在这个环境里学习。“很多人在工作中因为赚的是固定工资,不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只看到工作和物质的交换,没看到工作对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在他看来,比起学习手艺,思维方式对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3.温度
“父亲把爱化作满屋的家具,给了我们。我也想做一件永远不坏的家具送给他。”她笑称,把凳子交给父亲的时候,他是惊讶的。
有一天,木工房接到一个客户打来的电话:“你们木工房制作木马吗?我想自己做一个。”
对方叫Kevin,在腾讯从事管理工作。最初,木工房的合伙人并不愿意接受,因为对方完全没有木工基础,完成这样的作品并不容易,会给老师带来不少负担。
几天后,Kevin再次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请求,并说出了事情的原委。Kevin的女儿快要周岁生日了,因为自己工作忙经常出差,女儿出生时不在她身边,心有愧疚,希望做一个木马送给女儿作为生日礼物。
于是,工作开始了。
Kevin平日一出差就是一个星期,只能利用回到深圳的几天间隙制作木马。在最热的季节,木工房的人少于以往,他会光着膀子从下午一直干到凌晨3点。
木材怎么选,设备、工具怎么使用,Kevin都在木工老师的指导下从零学起,但他并没有因此降低对作品的要求,做马头只要稍微有一点瑕疵他就要重新做一个,一连做了三四个。为了更适合一岁的孩子使用,他在木马上专门安装了保护的围栏。为了让孩子长大了也能用,他增加了一副可以拆卸的脚蹬。
有时市面上买的东西无法满足情感需求,亲手做一件木工是大家情感的寄托。从此,忘言手作的合伙人意识到,木工房可以为学员带来的不仅是教大家做手工,还可以成人之美帮助他人实现心愿。
Phoebe和老公是鞋匠凳开班的第一批学员。他们说,女儿出生后,一切生活都围绕着女儿,夫妻二人已经许久没有脱离孩子共同做一件事了。
身为女飞行员的Phoebe动手能力极强,涛子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她的第一次木工活。老公一直默默陪在她身边,帮她加工木材,方便她之后拼版;在她休息的时候,就会上前动手继续完成。
其实,Phoebe做这把鞋匠凳是为了感谢父亲。据说,国内女飞行员只有几十个,Phoebe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实现女儿开飞机的心愿,父亲把她送到国外留学,专门学习开飞机。
父亲之前做过木工,小时候家里的全套家具都是父亲做的,到现在都很结实。“爸爸最伟大的发明是一张婴儿床,还可以变婴儿椅,用了两代人了,现在我姐姐的孩子也在用。”Phoebe说。
“父亲把爱化作满屋的家具,给了我们。我也想做一件永远不坏的家具送给他。”她笑称,把凳子交给父亲的时候,他是惊讶的,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靠背上那句“For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送给全世界最好的爸爸)。
阿东的父亲和爷爷也是木匠好手。小时候,长辈制作家具的时候他在旁边检木头,七八岁时就开始自己制作一些小作品,那时对木工的喜爱已深入到他的骨子里。阿东希望自己能把传统的手工艺传承下去。
“我们国家很多人对匠人文化还不太理解,只看重产品性价比,不看重品牌背后的价值,造成了中国人热衷模仿和代工的现象。”阿东表示,如今,想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带有情感和温度的家具,由于生产成本太高,多数人无法接受。于是,传统手工艺人面临很尴尬的境地。
4.灵魂
“木工”与“木匠”有区别吗?Ricky说,对于一个木工,这可能只是他的生计;对于一个匠人,首先要有热情对待这件事情,其次要有灵性。
今年年初,因为一个被称作“白发魔女”的女学员,木工房有了再一次升级的想法。
受粉尘问题困扰,学员工作一阵就不得不停下来打打身上的灰尘,这位“白发魔女”做起木工来全神贯注,直至木屑和粉尘落了满头。此外,随着学员的增加,存在设备效率低,机器不够等问题,木工房决定做一个新的更专业的木工桌。桌子是由忘言手作的木友Ricky设计的。
由于木工坊的空间有限,无法容纳四张木工桌,Ricky决定两两合并,省掉中间的间隔。但是桌子大了,对工艺要求就更高了,一点点变形都会对整张桌子产生很大影响。一张大桌子,桌面就有250公斤,即使有重型设备,也要几个人都凑齐才能干活。然而,大家表示:“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争取变成忘言手作的一个历史。”
“人的触觉是极为灵敏的,一张纸、一根头发都能感触得到。”Ricky只要摸到木板有不平的地方,立刻抛光。
在细节上,对木头的变形要有预判。很多人在木头开完料后就直接做拼版了,但Ricky一定要把木头放几天再去精刨,因为木头纤维结构破坏以后,会有变形,要释放出来。
虽然木头纹理对木板拼接的影响很小,但他会尽量克服。木材在初加工时,会比需要的工件大两圈,第一圈是为了适应它的自然变形,第二圈是为了精加工。
“厂家的说明书我觉得还不能保证精度,我们用更精密的设备来加工,误差是5个微米。”Ricky说。
腿钳是木工桌重要的紧固件,木材需要用它固定在木工桌上再进行加工。优质的腿钳在于使用的方便性和耐用性。Ricky表示:“我们在铣床上生产的腿钳,比美国最早生产的精度还要高出20倍,非常顺滑,我3岁的孩子都搬得动。”
为了解决粉尘问题,桌子下面还安装了吸尘器。吸尘器采取了隔音措施,产生的声音大概45分贝,和家庭空调差不多。
在追求完美的Ricky看来,如今的“差不多”先生太多了。
在决定自己制作木工桌前,他们曾在网上订购过,价格不菲,一张桌子五六千块钱。前后买回来四张,居然没有一张能看得上眼的。据Ricky说,有的配件尺寸多出10厘米,开始以为拿错了,最后跟卖家确认确实是这个配件,对方还说:“你切了就好了,都差不多。”这让Ricky气得没话说。
Ricky最初接触木工是因为家里装修。起初请了木工来做,后来觉得这个木工做事还没有自己认真,索性自己边学边干起来。
一件家具由各个部件组装起来,误差也会随之累加。比如一个凳子四个腿不齐,刚开始差一点看不出来,组装起来四个角就不平了。虽然用钉子和胶水可以把误差矫正过来,但是木头是有韧性的,时间长了自己的回复力就会展现出来,把胶水和钉子的力克服掉,最后误差还在。
一位老木匠告诉Ricky,只会用胶水和钉子的木匠不是真正的木匠。
“木工”与“木匠”有区别吗?Ricky说“肯定有区别”。他说,对于一个木工,这可能只是他的生计;对于一个匠人,首先要有热情对待这件事情,其次要有灵性,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让这个产品性能更好、寿命更长。
“可能刚开始看起来觉得两个东西一样,使用过程中就会感到出自匠人之手的品质更好。”Jen也表示,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这种基因早已注入其中了。
看完孟院士的个人经历,才知道他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留下众多建筑杰作,深交所大厦、深圳湾口岸旅检大楼、港大医院等,他用标志性建筑物表达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向孟院士致敬,深圳拥有很多拓荒牛,孟院士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为这座包容的城市塑造了开拓、坚韧、向上的精神内涵,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路人丁
大师区别于普通设计师,主要在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南方日报让我们充分认识了孟建民这位大师,也让我对建筑学科有了一些了解。建筑不仅是工程,是艺术,还承载着如此多的人文情怀。
——网友木木
当下的建筑设计师有几种类型,有一部分商业建筑师,业主要什么做什么,领导喜欢什么做什么;还有一种是明星建筑师或称新锐建筑师,看重个人的理念表达,偏重建筑中艺术这个层面。我认为孟建民老弟对建筑的理解是更为全面的,代表了这一代建筑师对建筑的主流认识。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仲德昆
来源:批木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