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葺余荫山房看木雕在建筑上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31日 11:27:00 已收藏 收藏
——恭王府传统木雕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一)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能有幸来到恭王府这个国家级博物馆里参加展览,并站在这里发言,很荣幸。感谢主办单位给了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彼此有了更多交流、讨论木作文化的机会。我仅就自身经历和木雕与建筑文化上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供分享和探讨。
中国的建筑木雕雕饰,是木雕装饰艺术的构成主体。在宫殿、庙宇、园林与民居建筑内外环境中均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建筑的梁架构件、外檐与室内等部分的装饰装修,其中外檐部分主要包括各式的门窗、栏杆等;室内部分主要包括分隔空间的纱隔和花罩,以及形式多样,雕工精美的室内木雕装饰陈设等。
中国古建多以木为主体,所谓水之源,木之根,木是生命之根,是凝结着质朴的生命与自然精华的物质,具有独特温润感。自古以来,中国便用自然界存在的丰富木材资源,从木质形态中提炼出审美要素,因材施艺,因物象形。木雕艺术,在尊重自然造物的基础上,创作抒发艺术的审美意味。
本人在修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项目中,不仅在中国传统木雕上领悟颇深,更从古建筑的木雕中找到许多创作灵感。余荫山房布局精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仿佛进入绝妙佳境。此园主人鄔彬曾在古代的北京任刑部主事。由于他在京当官,对京城的建筑木作很感兴趣,告老还乡之时,对苏杭一带的建筑、园林风格及木作装饰惊叹不已。
园主鄔彬在北京居所的厅堂、客舍木饰,多牡丹、海棠花卉雕刻,以示富贵满堂;以喜鹊,梅花雕饰寓意喜上眉梢。而广东居所则以猴子、荔枝作饰,表示大利封侯;在八角亭的挂落上刻九十九只麻雀于葡萄架上表示“子孙雀跃”;以竹代表平安;以红棉代表攀枝。因此京、广、苏、杭的建筑及木雕风格,在这里得到融合。建余荫山房时,特招聘了诸多名工巧匠,吸收苏杭庭园建筑艺术之精华,结合闽粤庭园建筑艺术之风格,兴建了这座特色鲜明的名园。在格扇、槛窗、内院天井的墙面上做出精致的木雕装饰,结合实用功能在建筑构件上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精巧与美观。精雕细刻,使全园的文饰做到丰富而精致、素色而高雅,给人们一种恬静和雅淡的美感。
全园陈设布局及纹饰雕刻既有简练、庄重的雕刻,也有繁而不乱的华丽、尊贵之感。在修葺余荫山房项目中,我们发现在深柳堂中的桥台(案台)这样会客的场所,长长的桥台虽未雕龙刻凤,只用竹为花纹的卷案,但简练、厚重;回廊深处,远近闻名的“玲珑水榭”,俗称“八角亭”,环水而立,水榭呈八角形,八面全是窗户,结构高雅,富丽堂皇,既能八面通风,又可以八面观景。
综合上述多种因素,本人认为木雕与建筑结合应是一种整体的交融。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讲究室内与室外空间交替的虚实空间,所产生的节奏感,利用隔扇、花罩等建筑构件分隔所产生丰富的空间流动美。但目前现代室内空间很难再具备像传统建筑一样的形式,因此,在木雕与当代建筑的结合上,也要考虑整体的装饰和布局,同样需要营造动静统一、内外融合、含蓄变化的现代室内空间组合形式,将二者和谐统一。使整个建筑、居室具有更高的艺术效果和时代生命力。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批木网讯
文章关键词:  木雕 红木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