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家具|坐具【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6年02月19日 14:57:00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民国家具,最直接的理解是1912年至1949年间制作的家具,但从家具风格上来看,其年代又并非局限于此:清中期西风东渐的潮流渐起,西洋纹饰和装饰手法尝试性地出现在了传统家具上;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大肆入侵,对晚清及民国家具产生了深远影响;1912年清王朝覆灭后,洋为中用的风潮渐成主流思想,民国家具日渐成形;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今天仍有个别家具形制沿用了民国的基本风格……
如果要列举出民国家具与清式家具的最突出差别,软包工艺无疑是必须提及的一点,其中又以坐具的表现作为突出。
沙发在民国时期的大肆流行,宣告了中国家具正式步入“软时尚”年代。其实早在鸦片战争时,沙发就已传入我国,但当时只有少数人掌握制作工艺,且材料全部依赖进口,因而未能普及。时间发展至民国,沙发由奇货可居转身成为了家居必备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的沙发制造业十分兴旺。上海较早经营沙发业的有泰昌公司、福利公司、惠罗公司等,并出现了一批专业制造沙发原辅材料的厂商。
沙发。此时的沙发大多仍以红木为主材质,包裹其上的用材有皮料和布面两大类,从造型上看,可划分为有腿足和无腿足两种。“红木布沙发”(左图)是一种民国时常见于江浙地区上流社会家庭的家具,它装饰花俏,顶部镂雕西洋纹饰,座面与靠背皆装布质花卉软垫,是一件十分典型的民国家具。
座椅。除沙发外,软包工艺还广泛地应用在了诸多民国坐具上,从普通座椅到餐椅,不一而足,软垫成为了民国坐具的重要特征。
转椅。如果说软包是民国坐具的一大特色,那么,转椅则是坐具中极为特殊的存在了。同样作为舶来品,转椅的使用范围明显小于沙发,通常是作为洋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富豪商贾的办公椅具。民国时期的转椅多用红木或柚木制作,款式上以欧洲风格为主。据载,梁启超也曾在饮冰室中使用了皮质转椅。以“红木大转椅”为例,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在西式造型基础上,用红木制作而成,并在靠背板上镂雕福从天降、龙凤呈祥和寿字纹饰,雕工精美,造型文雅。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等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邮票里的家具:明清家具——坐具【批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