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典|宁津“杨抱槐”的传说【批木网】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
【古树谜团】
浓雾缭绕,雨雪霏霏。我们循着古树的足迹,在黄河古道上探访。杨抱槐、槐抱槐、姊妹槐、柴胡店古槐、罗张村龙槐……古树下,厚重的历史文化灌顶而入,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浓烈而震撼。随即,便有一个谜团像雾一样笼罩在我心头。在我中华大地上,有太多太多珍贵奇异的古树,毁灭在一劫又一劫的天灾人祸中。为什么这些古树能历尽劫波存活下来?为什么现存古树中,槐树最多?在宁津,仅存的一棵古杨树,为什么也还是要和槐树共生?一路苦思冥想,终于,在“杨抱槐”下,听到了一个传说,我似乎参悟到其中的道理。
【喜鹊与小杨树】
明永乐年间,黄家父子携家带口洒泪离别了江苏沛县,辗转来到鲁北平原,安家定居在四女寺减河东岸。在门前的湾坑周围栽下一片小杨树。它们撒着欢地疯长,中间纤细弱小的一棵输在了起跑线上,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人在人下能活人,树在树下难长树。可怜的小杨树只能靠着大树浓密枝叶里散漏下的点滴阳光,勉强而缓慢地生长。不几年功夫,旁边的杨树就成材了,剩下干瘪瘦小的小杨树孤独羡慕地向上张望。
祸兮福兮,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黄氏家族添丁加口,扩充宅院。所需木材,林中找寻,从梁材到檩材,依次挖刨砍伐。大杨树陆续被砍伐放倒,在木匠手里,变成了家具檩梁。小杨树得见天日,就晃开了身子,长得粗壮高大起来,终于有一窝喜鹊飞来安家落户了。小杨树欣喜得意之余,忧从中来。自己曾因弱小得以存活至今,看着比自己粗大的树一天一天减少,厄运就要降临到自己身上,整日闷闷不乐。喜鹊夫妇也为自家将要面临的“暴力拆迁”而忧心忡忡。两者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就一起聊天谋划。喜鹊妈妈说,我到过很多地方,发现人们是轻易不砍伐槐树的。杨树说,人家槐树命好,一生下来就占了个瘆人的名字,槐者,木鬼也,说是长到一把多粗,就能附身沾仙了。人们为了安康,不敢招惹。槐树又长得慢,不易成材。咱是命贱名也贱,木易——杨,生长易,成材易,人们不加思索,毫无顾忌,轻易杀伐我们。还不如那些酸枣杜梨,浑身长刺不成个材料,反倒得了平安。喜鹊爸爸飞南闯北,见多识广,它说,知足吧老杨姐,你看看楠木檀木黄花梨木哪个不比你名贵?都被人们砍伐得几乎绝了迹。岂不闻“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咱们别再发牢骚了,牢骚再多也没用啊。
【得子奇缘】
当时,黄家宗族也在为一事忧心。黄氏正宗嫡传到第十三代上,正房杨氏在生了几个丫头后,怎么也生不出儿子。到处求神仙拜娘娘,总不见杨氏生子。九月庙会上,一化缘老僧来到黄家,聆听问询一番,出4句偈语:
行善积德莫放松,吃斋念佛身心同。
南湾杨树抱幼槐,杨氏开怀贵子来。
黄家老小遵照老僧嘱咐,修桥补路,吃素放生,救济孤老贫困。期盼着偈语成谶,好杨下生槐,早生贵子。
喜鹊与杨树绞尽脑汁,谋划了3天,终于得出一个妙方。喜鹊夫妇飞到50里开外的柴胡店,从那个高大的古槐上衔来两粒槐豆,种在杨树根缝的泥土里。春暖花开时节,一粒槐豆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长出了一颗槐树幼苗。杨树遮狂风挡暴雨呵护着它,收集露水滋润着它,喜鹊一家给它撒粪施肥。小槐树茁壮成长,英姿勃发,惹人喜爱。凑巧的是,就在槐豆生根发芽的那个春天,黄家儿媳杨氏,果然生得一子。
黄老族长认定这不是巧合,而是上天垂意降吉祥。于是断然取消了砍伐大杨树的计划,并添加族规一条:凡我黄氏丁口,务必世世代代,用心看护家南湾边之老杨及幼槐,不得砍伐出卖。以保我黄氏子孙福寿安康,繁衍生息……
于是,大杨树“母以子贵”,得以延年;喜鹊家族背靠大树乘凉避寒,尽享安乐天伦,小槐树借喜鹊粪肥旺长。三者相生共存,度日月时光。天长日久,曾经的小槐树愈发粗壮高大,和杨树长在了一起,形成“杨抱槐”奇观。黄家古镇托了“杨抱槐”吉祥,虽历经明清战乱、民国炮火,依然安详地静卧在黄河古道、鲁北沃野,迎来了今天的太平盛世。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等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