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紫禁城:北京用数十吨紫檀木复建古城墙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27日 15:02:40 已收藏 收藏
                    [导读] 2015年01月06日,为纪念北京建城3060周年,由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进茂骨雕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大型紫檀组雕作品《九城宫阙》本周起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一种木材之一,在我国境内的产量很少,大多在热带地区,紫檀木其实也是红木家具中的一种。
  2015年01月06日,为纪念北京建城3060周年,由北京象牙雕刻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进茂骨雕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大型紫檀组雕作品《九城宫阙》本周起在首都博物馆展出。作品以乾隆时期清宫秘藏《京城全图》为基本蓝本,以世界珍稀的檀香紫檀为材料,由工艺大师王华安领衔,带领数十位高级雕刻技师,耗时七年多,耗料数十吨得以完成。



  紫檀属于热带植物,百年不能成材,一棵紫檀木要生长几百年以后才能够使用。而且十檀九空,空洞和表皮之间,那点地方,那点肉才可以使用。所以自古以来都有寸檀寸金之说。欧美人最初没有见过紫檀大料,因而认为紫檀无大料,用紫檀只能做一些小巧器物。传说在拿破仑墓前有一个五寸长的紫檀棺木模型,就使参观者大为惊讶,以为稀有。中国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木始于东汉末期,晋·崔豹《古今注》有记载,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到了明代,此木为皇家所重视,开始大规模采伐。由于紫檀木数量稀少,很快将国内檀木采光,随后即派官吏赴南洋采办,此后遂成定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所采办的木料并非都为现用,很多存储备用。这种采办,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掠夺性质,因此,南洋群岛所产佳木几乎被采伐殆尽,其中尤以紫檀木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载而去。查世界产紫檀之地,主要为南洋群岛,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份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北京。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为明代所采,虽然清代也曾由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节屈不直,这是由于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过量,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岁月的推移,许多精美绝巧的传统工艺品都不复存在了,作为传紫檀画桌统工艺美术宝库中的清宫紫檀家具,存世量也越来越少了,国际上各类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些做工精巧致、厚重凝华的紫檀家具的价格一路走高,以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的价格成交,更说明了紫檀家具的稀有性。为了保护传统文物,北京相关部门也是蛮拼的……

来源:土巴兔新闻中心

批木网讯
文章关键词:  檀香紫檀 家具 工艺品 紫檀 红木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