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浙江黄岩翻簧竹雕【批木网】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
翻簧竹雕是我国竹刻工艺品中的一个主要品种,也叫“贴簧”、“竹簧”、“反簧”。其工艺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簧,经煮晒、压平,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在上面雕刻纹样,以阴线浅刻为主,也有薄浮雕。浙江的翻簧竹雕俗称为翻簧竹刻,主要产于黄岩。
黄岩翻簧竹刻的起源约始于清同治年间,从现有资料查考,是浙江翻簧竹刻最早制作产地,由民间竹刻艺人陈尧臣所创。黄岩西乡盛产竹子,乡村从事竹、木制品艺人甚多。清代同治年间,东山蔡阳村一位技艺高超的竹篾师傅制作竹篮、竹盘、竹盒特别精巧,产品出售之前都先送到陈尧臣的作坊,请他在竹制品上雕刻图案,从而售价大增。陈尧臣从中受启发,便和那位师傅合作,将竹簧从毛竹中劈出取出来,制成手掌形的掌扇,上雕以人物山水,并将掌扇称为“雅扇”,以示与蒲扇、纸扇、芭蕉扇不同,一时销路颇好。同时,陈尧臣兼作竹刻对联生意,很受欢迎。当时黄岩知县孙熹书法不错,兼有大书家赵之谦为幕僚,求者若云,孙应接不暇之际,常令赵为之代笔,孙熹见陈尧臣雕技甚高,便延请至衙内雕刻竹对联,每日付给120大钿。这种对联文雅古朴,很受人喜爱。当年赵之谦书写、陈尧臣雕刻的书法竹对联至今尚能在黄岩见到。当时,黄岩城关相继出现了两家翻簧竹刻店,一家是陈尧臣父子经营的师竹馆,另一家店号为郑益昌。1929年,黄岩翻簧竹刻对联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银质奖。1933年,在南京全国工艺品展览中获特别奖。后翻簧销路不旺,师竹馆勉强维持,郑益昌几经波折后倒闭。至40年代末,黄岩翻簧竹刻艺人不到10人。
【批木网】
建国后,在政府的扶持下,翻簧竹刻的生产得到了恢复,以后有了很大发展。
1964年5月初夏,久慕黄岩翻簧名声郭沫若先生,来到黄岩给予它很高评价“翻簧竹雕能采用国画艺术手法,把绘画技巧与雕刻刀法熔为一炉,有画、有题款、有图章,构成一幅幅具有诗情画意的工艺品,真不愧为‘浙江三大雕刻’之一”。并收藏已故老艺人陈方俊先生根据唐寅作品雕刻的《秋风纨扇图》掌扇一把,后珍藏于上海博物馆。同年,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专程来黄岩拍摄翻簧竹雕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向全国播放。
七十年代末,由于西方工艺品的俏然兴起,遂导致东方工艺品(翻簧竹雕等)的逐步衰落。
【批木网】
1998年黄岩翻簧产品在黄岩区政府扶持下,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罗启松的努力下,奏响了一曲曲凯歌。1999年翻簧产品荣获“浙江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展览会”金奖,2005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杭州西湖博览会银奖。在博览会上受到乔石等有关领导的赞誉。《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台州电视台等媒体相继作了宣传、报导。
黄岩翻簧竹雕已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重视,21世纪她将以更迷人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等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了解不同材质的实木家具【批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