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杨贵妃所啖荔枝的出处【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14日 14:37:00 已收藏 收藏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点击此处下载APP

批木网 anywood.com

  苏东坡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让很多人都误认为当初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岭南运过来的。其实这是大家普遍的一个误解,“两广荔枝不管怎么好,在唐代的交通条件下,两千多公里的距离,是没有办法几日运到长安的。”

  【穿越千年 当年皇家贡品果今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合江荔枝中的名品不仅有妃子笑,还有带绿、陀缇等数十种。合江县农工办主任向贵权说,合江荔枝栽培历史可上溯到近2000年的汉武帝时期,直至今日,当地仍有30余万亩的荔枝种植基地,占据了四川90%的荔枝产量。此地亦为全世界最高纬度的荔枝集中生长区,果实成熟期比沿海的两广和福建晚2个多月,当沿海荔枝早已不见踪影时,这里的晚熟荔枝方才渐次成熟。以前作为皇家贡品的荔枝,现如今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多年来,合江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荔枝保鲜法,据传说就是当年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发明的:把刚摘下来的荔枝放进巨竹筒内,两侧用湿泥巴封住,这样便能以竹的生气使荔枝的保鲜期得以延长。

  【抽丝剥茧 两广福建距离过远难成立】

批木网 anywood.com


  史睿介绍,福建说源于宋代,一个叫蔡襄的福建人写有一部荔枝专著,认为福建所产荔枝天下第一,所产之地则“福漳亦知名”。但唐朝时,福建离长安至少两千多公里路程,即便以每天250公里的速度昼夜兼程,也得在10天以上。运输时间需要10天的荔枝,显然已不能食用。

  为两广说法提供最原始依据的是唐人李肇《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同理,在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没有高速路的唐朝,两广到长安的路线,仍是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同样无法保证在荔枝色味变之前安全运抵帝国中心长安。

  持两广说者在意识到距离问题后,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之一,杨贵妃所食的不是新鲜荔枝,而是用荔枝酿成的酒,但如果真是荔枝酒,则不要需要赶时间,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用加急文书的方式送往长安;假设之二,当荔枝成熟时,把整棵荔枝伐倒,连枝带叶全部运往长安,以增长其保鲜期。但是,唐代的驿路许多路段都是崎岖小径,这不仅给运输平添麻烦,也使速度变得缓慢;此外,如果真是把整树运往长安,那么杜牧不可能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巴蜀之说 离真相更近一步】

  在史睿看来,巴蜀说虽然同样找不到正史上的证据,但其更接近历史真相。“今天的巴蜀之地距离古长安只有1000多公里,相较于两广福建一带,距离缩短了一半。”史睿说。

批木网 anywood.com


  此外,宋代的《鹤林玉露》载有:“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谓泸戎产也,故杜子美有‘忆向泸戎摘荔枝’之句。”另外,对家乡福建荔枝赞不绝口的蔡襄也认为,杨贵妃所食荔枝,就是来自四川。那么,这些荔枝到底是从四川哪个地区运往长安的呢?以下两个地方皆有可能,那就是四川的涪陵(今属重庆)和四川合江。在今天的合江和涪陵,还有暗香浮动的古道作为历史的见证……

  【水路+荔枝古道 合江荔枝到长安】

  史睿介绍,杜甫流落四川期间,曾游历到今天宜宾一带,他在一次宴会上吃到了鲜荔枝,为此作诗说“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在邻近戎州的州县中,居于其下游的合江是一个有2130年历史的古县,也是四川最重要的荔枝产地,而杨贵妃的荔枝,可能就是从这里运往长安的。”

  史睿说,杨贵妃乃四川人,其父曾在四川做过多年地方官,正是在四川吃过荔枝,杨贵妃才对荔枝依依不忘,以至于才有后来的唐玄宗为博美一笑而不惜劳民伤财。来到合江,提起妃子笑,众人都知道这是因与贵妃结缘而得来的品名。合江虎头镇,仍保留着树龄达千年以上的老荔树,种植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合江地处长江之畔,历来为交通要道。合江县新闻中心副主任梁明春介绍,当年,从这里摘下的荔枝,“统一集中在合江白米镇的史坝,从这里的史坝水驿站顺江而流,到达涪陵。期间250公里的水路,古时需一天一夜到达。”荔枝到达涪陵后,那些强壮的驿卒和驿马一站接一站,沿着荔枝古道以每天250公里的速度飞奔,大约4到5天即可抵达长安。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www.anywood.com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传统家具|八仙桌的标准尺寸及结构

文章关键词:  荔枝 合江 杨贵妃 保鲜 出处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