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在历史战争车轮中的京作家具的文化梦想【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5年10月28日 14:46:00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
京作家具,始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期风格大成,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康熙38年,(1699年)中法直接贸易正式开通,据当时出口至法国口岸的货运记录显示,货品中就已有大批漆屏、漆柜和几案等中国家具。
随着清朝政体的衰落瓦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正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一部屈辱与反抗交织而成的中国近代史大幕拉开。京作家具随之进入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这种动荡,通过内外两条线路蔓延。于内,京作家具逐渐走出集权控制,以皇亲国戚,满族贵族甚至宦官为媒介,逐渐走向民间,这条路线直接为今日“京作之乡”大城的诞生,京津唐地区市场对京作的偏爱埋下种子。于外,西方列强在1860和1900年两次洗劫圆明园,颐和园后,先将家具拉至天坛南门,举行内部拍卖,再通过宝隆洋行,源源不断的运至西方。但还有一些家具,由于尺寸较大,不便运输,所以再次流散民间。
据《颐和园志》记载,咸丰五年(1855年),园内实有陈设37580件;同治四年(1865年)查得劫后余存陈设4618件。这一段历史,对京作家具的发展、保护、传承乃至理论研究带来严重创伤。
【批木网】
随后,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社会开始进入政局不定、军阀混战、主权沦丧、民不聊生的混乱状态,此时的京作家具在国内一度沉寂。但在同一时间节点上,一群居于北京的时代的车轮继续滚动,1949年,新中国在战后一片废墟与主权再次独立的振奋之中诞生。但对于一个刚刚赢得胜利,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政体构建仍处探索阶段的新政权而言,巩固政权、恢复生产才是当务之急。饱含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京作家具,只能暂被搁浅。
这一时期,意识形态的转变与文化传承的断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京作家具的客观认识。例如,1995年,田家青的著作《清代家具》出版,著作首发式,由香港古典家具收藏界精英共同参与组织展鉴,彼时的香港,已是国际古典家具收藏最活跃的中心地带。但在临展之前,发现各家拿出的家具多为明式,收藏界“十清不敌一明”的价值导向占据主流。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人们对京作家具了解片面,认知仅停留在受殖民文化侵蚀和影响的清代晚期红木家具上,这些家具造型僵硬,装饰无美感可言,是衰败社会的畸形产物。而那些真正能够体现京作家具典型风格的精品,却鲜为人知。
【批木网】
来源:批木网整理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www.anywood.com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设计|意大利设计体系与米兰设计之都【批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