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椅的由来【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30日 15:00:00 已收藏 收藏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点击此处下载APP

  圈椅,因椅圈恰似罗圈,民间又称“罗圈椅”或“圆椅”,就是言其后背的搭脑与扶手连成圈状,由一条圆滑、流畅似罗圈的曲线组成,故名圈椅。

  圈椅最早出现自五代《宫中图》,有种说法认为圈椅的前身源头是上古时期的孤形三足凭几,用于席地而坐,或者置于后来出现的台座(或称“榻”)上使用。宋代文献中地有“作栲栳,屈曲竹、木为圈形扶手”的记载。在宋人画《会昌九老图》中则较为具体。另一说法圈椅由交椅演变而来,交椅的椅膀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就坐时,肘部、臂膀一并得到支撑,坐在上面分外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后来逐渐发展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圈椅延续了交椅的上身,为了增加其稳定性,将交椅的交叉腿改变四足直腿。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背板都做成“S”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批木网】


  在明代,人们对这种椅式极为推崇,因此当时又美名为“太师椅”。在西方以“铁马蹄扶手椅”一词来形容靠背扶手作U形铁马蹄的圈椅。晚明的百科全书《三才图会》中,有一帧带“圈椅”标题的插图,展示了圆背扶手椅,而现今国人则更偏好“圈椅”的称谓。明代中后期,圈椅在工艺造型上,有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它的扶手两头,变化角度很大,有出头镂花的,也有不出头的,直接与鹅脖棍相连,使圈椅与椅身浑为一体。有的扶手尽头向外翻卷,并在其上雕镌花纹,增加美感。

【批木网】


  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椅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anywood.com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灯挂椅的由来【批木网】
文章关键词:  圈椅 由来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