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欣新材“神速”借壳上市异象调查 【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28日 12:51:00 已收藏 收藏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点击此处下载APP


  面对证监会33项质疑却在8个工作日内过会获批,相关负责人对长江商报三缄其口。

  从9月11日递交反馈意见开始,康欣新材34.7亿借壳青鸟华光(咨询买卖)(600076,咨询)仅在8个工作日内过会获批,其速度可谓惊人。

  然而,9月23日上午,长江商报记者驱车前往康欣新材最大的生产基地——湖北汉川市康欣工业园采访时,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面对记者提出的关于借壳上市的问题时,却三缄其口,不愿多谈。不过,当日,康欣新材总部相关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也许明天就有好结果传来。”

  一语成真。9月23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和青鸟华光均发布重组无条件通过的公告。

批木网

  事实上,快速审核获准并不意味着康欣新材这一重组标的资产完全经得起推敲。据青鸟华光9月1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证监会对此次青鸟华光重组事项提出质疑问题多达33条。

  “林业直接经济效益并不高,在目前进出口贸易大环境下,以生产集装箱配件为主业的康欣新材,未来实际收益如何得以保证?”9月24日,北京一业内人士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湖北林业系统研究板材的几位资深人士则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康欣新材作为湖北一家生产定向结构板(OSB,一种人造板材)的企业,还面临着国内行业市场空间尚未打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挑战。“这种高档环保板材属于超前消费,目前市场接受程度有限。”

 作价34.7亿借壳上市一锤定音

  湖北“林业新股”康欣新材借壳的上市步伐,可用“急速赶超”来形容。

  借壳山东上市公司青鸟华光起于2015年1月。青鸟华光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自1月5日起停牌。4个月后,青鸟华光公布重组预案,拟以34.5亿元置入康欣新材100%的股权,此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预案出炉后20天,青鸟华光重新发布了交易草案,康欣新材100%股权的置入资产评估值悄然变为34.7亿,置出负债、可剥离资产评估值提高至1.797亿。

  而比交易方案更迅速的是,7月22日证监会行政许可受理青鸟华光重组申请材料,8月21日青鸟华光就接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

  9月11日向中国证监会递交重组反馈意见材料后,仅12天,8个工作日内,康欣新材借壳青鸟华光,获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第81次会议审核批准。

  从证监会行政许可受理到获得批准,整个流程仅用时两月,而从反馈意见到获批,在8个工作日内敲定,不得不说效率超前。而与青鸟华光一同上会审批的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天山生物(咨询买卖)(300313,咨询)和方正机电,获得证监会行政许可受理的时间分别为4月15日和7月10日。

  康欣新材是怎样一家神秘的公司?如何能这样快速实现借壳上市?

  9月23日上午,长江商报记者驱车前往康欣新材最大的生产基地——湖北汉川市康欣工业园,在郁郁葱葱的林木掩映下,厂区烟囱冒出的白烟显示其正处于生产之中。

  “目前厂区正常生产状态,要进厂了解具体生产情况,需联系公司总部。”一负责监管生产的吴姓负责人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而对于记者提出的公司借壳上市问题,该负责人三缄其口,不愿多谈。

  绕康欣工业园一圈,记者看到,康欣新材前身“湖北康欣木制品有限公司”的标识牌依然在厂区另一侧门旁边屹立着。

  虽然公司旧厂区与工业园新厂区紧挨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限,但记者从栅栏边上对比发现,两厂区虽然紧邻,但新厂区办公楼等设施明显更为整洁、现代,旧厂区显得有些荒草丛生。

  长江商报记者致电康欣新材总部,其一相关负责人提出在武汉东西湖区总部办公室接待记者。

  “康欣新材最早在武汉注册,后搬至汉川建立生产车间,再搬到武汉建总部,这几年产业扩大后,又回到汉川建新工业园。”康欣新材一位负责人介绍其发展历史。

  资料显示,康欣新材是一家集林木种植、苗木供应、板材生产加工销售的林业企业,旗下拥有湖北康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康欣新材料科技连云港(咨询买卖)(601008,咨询)有限公司和汉川集装箱板生产基地三大子公司。

  采访当日,正逢证监会审议康欣新材借壳青鸟华光重组事项之日,康欣新材总部上述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也许明天就有好结果传来。”

  一语成真。9月23日当晚,证监会官网和青鸟华光均发布重组无条件通过的公告,而同一批审核的另外2家公司,均为有条件通过,还需进一步向证监会补充、披露、递交相关材料。

  质疑问题多达33条“林业新股”遇争议

  当然,快速审批并不意味着康欣新材这一重组标的资产完全经得起推敲。

  据青鸟华光9月1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证监会对此次青鸟华光重组事项提出质疑问题多达33条,其中,涉及借壳方康欣新材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问题有近20条。

  长江商报记者在查询青鸟华光公布的康欣新材2012年—2014年审计报告发现,其2014年主营收入高达8.76亿,相比于2013年主营收入6.28亿,增幅高达40%。而据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康欣新材2010年产值仅1.89亿,2011年年产值高达5.12亿,增幅更是高至170.9%。

  “很大因素是公司处于快速增长期,”康欣新材总部负责人称,“公司引进德国生产线,生产的定向结构板集装箱底板非常受市场欢迎”。

  然而,据湖北林业系统研究板材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康欣新材引进的生产线不是湖北先例。荆门市宝源木业是湖北甚至国内第一位引进德国迪芬巴赫机器制造公司OSB生产线的企业。有媒体曾报道,宝源木业引入德国生产线在2009年。而康欣新材宣传资料则显示,洽谈引入德国定向结构板(OSB)项目始于2012年。

  上述知情人士还介绍,宝源木业引入定向结构板生产线后,很长一段时间营收情况很不好,由于市场接受程度差,宝源木业甚至因为这一生产线出现亏损。

  这一描述,得到了湖北宜昌一位生产高密度纤维板板材老总的印证。“国内建材市场,主要是选用传统的高密度纤维板,当时宝源木业引进定向结构板生产线的时候,听说亏损严重。”

  “定向结构板属于环保高档板材,也许未来市场空间不小,但目前国内消费市场还没有打开。”上述企业老总还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近几年板材市场还面临着出口下滑80%左右,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下游房地产、建材、家具的“倒闭潮”,直接影响到上游板材生产商。“大家日子并不怎么好过。”

  事实上,对康欣新材自身资产及发展前景质疑的,不仅有同行业人士,还有资深证券人士。

  “在目前进出口贸易大环境下滑趋势明显的情况下,中国远洋(咨询买卖)(601919,咨询)贸易大幅下滑,相应的集装箱应用必然会减少,以生产集装箱相关的配件为主业的康欣新材,业绩如何能逆势增长这么迅速?”北京一位重组并购资深研究人士表示。他认为,康欣新材有为了提高重组估值通过资本运作调节业绩规划、提前确认利润的嫌疑。

  隐形冠军还是资本新宠?

  康欣新材成功上市后,是否像上述质疑人士认为的那么被动?其实不然。

  9月25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谢屹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康欣新材涉及的OSB和COSB行业属于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解决了小径材的利用问题,国家在八五期间就进行了立项进行扶持。”

  青鸟华光重组草案显示,康欣新材在国内林板一体化行业,特别是集装箱底板行业拥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盈利能力强。其生产的集装箱产品2007年获得中国、法国船级社认证,得到下游大客户包括中海、新华昌、胜狮等主要集装箱厂的认可。

  公司董事长郭志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通过成功破解热带阔叶林硬材短缺以及加工工艺落后、单厂难以做大的传统集装箱底板行业面临的两大难题,形成了节约、集约、永续利用林业资源的发展模式。

  有业内人士认为,康欣围绕速生杨、竹材等短周期原料进行产能释放,其市场占有率有望从8-10%跃升至30%,成为全球集装箱底板市场的隐形霸主。

  但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单纯从林业来讲,其收益率并不算高,效益也不算抢眼,不过他认为,在中国A股市场,资本人士更多看重政策红利、板块、概念等。

  “湖北林业相对其他省份来说,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再加上与目前的林权改革政策、节能减排概念、生态保护概念、生物环境概念结合在一起,它是一个比较受资本市场欢迎的概念题材。”沈萌表示。

  上述湖北林业系统研究板材的知情人士表示,虽然相比于首吃螃蟹的湖北宝源木业,康欣新材市场空间会相对更大一些,“集装箱定向结构板底板生产,湖北的确只有康欣新材一家,而且康欣新材在投资规模、原材料和下游销售渠道有它自己的竞争力。”

  不过,该人士也提出,在国外定向结构板生产工艺已经很成熟、市场竞争力较强、价格类似的背景下,康欣新材发展走势“还不好说”,“很多实业企业一旦上市后,实体经济不再那么重要,主要是看其资本运作情况如何。”

来源:批木网整理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anywood.com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