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王滨辉:我的“浙滨”情缘 【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28日 10:59:00
【核心提示】微信搜索”批木网“或者”anywood_com",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立即关注: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买卖木材就上批木网!anywood.com
在黑龙江,投资家具生意的浙商有不少,其中绍兴人占了大多数。在哈尔滨,王滨辉是浙商里面做得比较大的一个,其下有多个厂房和投资项目。
见到王滨辉,他正在整理文件。由他创办的哈尔滨市滨辉家俱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家具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公司。到黑龙江20载,他和许多人一样,也走过一条“白手起家,小作坊、制作家具、创办大公司”的创业致富路。
60年代出生的王滨辉自称天生“不安分”。上世纪80年代初,排行老幺的他初中毕业后,家里便再也没有经济能力供他上学。当看到一些初中同学创业致富后,他果断为父母减压,选择成为了一名木工,用自己的手艺贴补家用。
一开始,王滨辉跟着师父在绍兴老家“做工”,一天下来能有13块钱的收入,相比一个月100元左右的平均消费水准,赚得虽不多,也已经能够维持生计。
“做学徒的时候边跑业务边学,感觉很充实。”他说道。后来,一个在哈尔滨的亲戚偶然间的一句:“既然有这手艺不如来黑龙江做家具吧,”让王滨辉萌生了去东北创业的想法,那一年,他不到20岁。
王滨辉初次做生意的地方,距俄罗斯仅一步之遥。由于地理位置与俄罗斯相邻,对于实用家具的需求不少。“1988年,我挨家挨户上门给人做家具,一天挣30元,自己后来又带了两个徒弟,这样一天能挣100元。”当时年仅二十出头的王滨辉,已经月入两三千了。
不到五年时间,王滨辉便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木匠学徒到木匠师傅的蜕变,带出的学徒也是一波又一波,然而,日复一日的木匠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不甘于现状的王滨辉渐渐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1995年,年仅26岁的王滨辉到外地旅游,登上高山俯瞰四周的优美风光,豪情瞬间点燃了他的创业火花,他决定开始做家具生意。彼时,市场上已经陆陆续续冒出些个体户,王滨辉也和几个伙伴一起,租个房子,成立了自己的个体户小作坊。
他坦言,就像当年赵本山小品《万元户》里演的那样,创业不久后,自己也成了梦想中的“万元户”。“但是谁也不敢露富,坦率来讲,真的很想回家。虽然在北方挣钱要比南方容易得多,但是生活的环境却不够安逸,东北当时的生意环境没有南方安稳。”他告诉导报记者。
“豆腐、土豆和白菜”,创业总是充满艰辛
创业之初,独在异乡的王滨辉也有过十分窘迫的经历。
“我和老婆住的房子半夜会漏水,更不要说暖气了,就连水有的时候都是从别的地方打来的。”王滨辉回忆道,在外打拼,怎会有不艰苦的日子?他依旧清晰记得,有一次半夜睡觉的时候,屋顶漏水,漏下来的水被房顶防水的塑料布兜着,水渐渐地沉下来,眼看要满了,两人把水倒掉再继续睡……一夜就这么循环往复。
最艰苦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甚至在日常的饭菜里,王滨辉都不见荤腥,平时常吃窝窝头,东北大米是有名的,最初创业的几年,他连大米都舍不得吃……“那时候,我们一年都窝在一个地方不出远门,基本上吃的东西就是豆腐、土豆、白菜这三样,也算是减肥的良方了。”王滨辉笑道,“给自己最大的奖赏就是和哥们儿一起,花2块钱去看个录像。”虽然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岁月,但回忆起过往点滴的王滨辉脸上,却洋溢着幸福。
凭借着独到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他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客户与他开展生意往来。闯荡多年后,1999年底,王滨辉的家具生意受到了哈尔滨政府的重视,也正好赶上了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的大潮,于是,首期投入2000多万的浙滨家俱厂就在那时应运而生,这也是后来的滨辉家俱有限公司的前身。
谈及过往,王滨辉坦荡、真诚。他说,“开始是租了一家快要倒闭的自行车厂,用他们的老厂房还有闲置厂房作为浙滨家俱的生产基地,并且雇佣了很多老员工,总共达到了二三百人的规模。”据当时的老员工介绍,浙滨家俱厂的成立,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自行车厂员工的就业问题。正是基于这次和政府的合作,王滨辉的名字开始在业内流传,不少企业家开始知道这个挽救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并且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它重焕生机的王滨辉。
成立后的浙滨家俱厂也在不断壮大着自己的业务。因为起步早,浙滨家俱获得了不少政府项目的招标。除了之前挨家挨户地家具订做,成为规模企业后的滨辉家俱还进军了哈尔滨的酒店宾馆业,并且创造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当时全市的酒店宾馆业,可以说有50%都有我们做的家具,比如像宾馆里的服务柜,100%都出自浙滨家俱厂。”王滨辉有些自豪,“万豪、万达索菲特、环球者西餐厅等酒店的家具都有我们做过的项目。”
凭借着顽强的实干精神和质优价廉的商品,王滨辉虽然是一株南方飘来的蒲公英,却深深地在哈尔滨扎下了自己的根。2003年,浙滨家俱厂正式规模化后,更名为滨辉家俱有限公司,并在广东佛山建立了配套工厂基地。
再读“总裁班”,转型升级谋新路
看似简单的创业目标之下实现了一份羡煞旁人的成就,而王滨辉的“木匠”事业还在继续。坐在滨辉家具集团董事长位置上的王滨辉,依旧步履匆匆,他打趣地称自己是公司的“第一号打工仔”、“即是兵又是将的执行者”。
谈及过去,他说,最初创业的时候,公司里只有三四人,他的学历还是最高的,这始终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其实我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当时的教育条件不好,家庭又穷,要赚钱,所以不管学历不学历,能有点钱过好日子就不错了。我们刚开始的目标就是出去一年能赚点钱,小时候为了省几毛公交钱宁可走路,穷则思变,一路走来颇为不易。”
2005年,王滨辉报了清华“总裁班”,虽然已经毕业七八年了,提到当初去清华深造的经历,他的语气里依旧流露出些许激动:“这个讲起来确实还是挺自豪的,我当时是东三省惟一一个进清华的。”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去清华读“总裁班”,是因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管理和发展瓶颈等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雇员数量开始上升,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多欠缺。”同时,王滨辉开始意识到,随着员工素质和学历提高,自己也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更为先进的管理知识,包括员工的工资分配,后期股权分配、人员培训等等。随着清华家具行业总裁班第一期的开课,王滨辉重回校园,开始了他的“学生生涯”。
对于这次重温校园生活的经历,王滨辉记忆深刻。“一方面,这圆了我年少时没能进入高校学习的梦,另一方面也确实觉得特别有收获。授课教授都是该行业领域内的领导企业,主要讲述一些商业的实战技巧,并且结合实际,去一些优秀企业的生产现场考察学习。”
学习归来,滨辉家俱恰逢接到了一笔“大单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宾馆项目招标。项目在东北范围内只招一家,所建宾馆专门用于培训奥运礼仪小姐、安保培训同时也是奥运火炬的存放点。作为获得这个宾馆家具项目的制造商,王滨辉兴奋得一夜没合眼。当年,滨辉家俱的货柜车队伍浩浩荡荡,两天两夜马不停蹄从哈尔滨奔赴北京。这次的奥运经历,也成为了滨辉家俱历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近年来,由于家具市场持续性供过于求,行业面临大洗牌,王滨辉也敏锐地觉察到了危机。“刚开始几年,生意还好做,利润有时候十分可观,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这几年,来这边做家具生意的商人越来越多,大家的货品也都差不多,惟一竞争的就是价格。再加上近两年政府项目少了。”王滨辉开始谋划转型。
除了传统的订单销售模式,他积极拓展着其他营销渠道,滨辉家俱虽然是传统企业,却也开始尝试电子商务。“我认为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企业而言是一个转变,‘互联网+’模式,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也是规范升级的重要举措。”
目前,滨辉家俱正着力于开发专利产品,如已在去年申请专利的一款出口澳大利亚的折叠椅,还有防弹门窗,都是最新的科研成果。同时销售渠道也更多样化,覆盖网络、大型超市,社区商店等等。此外,王滨辉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北欧、俄罗斯等地,在口岸城市如满洲里、绥芬河等均下设销售网点。据统计,滨辉家具现已在全国拥有17个销售网点,基本遍布省内各大主要城市。以折叠椅为例,批发零售点目前达100多家,预计2015年底可达到500家。
除了公司产品的转型升级,王滨辉还把目光放在了养老产业上。“鉴于车间的产能,加上总体大环境,我们也考虑拿出部分房产转型养老产业。”作为政府力推的项目,滨辉养老产业园区预计将在今年9、10月份动工。另外,王滨辉还承接了哈尔滨市政府一个大型商贸物流园区——俄罗斯木材商贸园区的项目投资,总规划投资5亿,已经计划75家企业进驻,2个月后动工。
记者手记: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时至今日,在走出去的浙江商人中,有很多是早年凭借自己的好手艺在外闯出一片天地的草根浙商,他们都为一方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作出了贡献。
我在走读过程中,始终带着好奇去扣问——浙商为什么能在大江南北中闯出一片天地?他们靠的是什么?作为第一代走出去的浙商,他们有怎样的发展经历?又是怎样保持着动力不断向前、向上……
对于当下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潮,这位成功总裁给出了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学生出来很大程度喜欢互联网,喜欢先在网上做生意,但是往往不了解传统工业是怎么过来的,建议先做传统企业,不能急于求成。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创业时吃苦的经历是很宝贵的,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这也是古往今来浙商成功的奥秘。”
来源:批木网整理 http://www.anywood.com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让人心动的好家具 CIFF上海展寻品之旅【批木网】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立即关注: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买卖木材就上批木网!anywood.com
在黑龙江,投资家具生意的浙商有不少,其中绍兴人占了大多数。在哈尔滨,王滨辉是浙商里面做得比较大的一个,其下有多个厂房和投资项目。
见到王滨辉,他正在整理文件。由他创办的哈尔滨市滨辉家俱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家具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公司。到黑龙江20载,他和许多人一样,也走过一条“白手起家,小作坊、制作家具、创办大公司”的创业致富路。
批木网
批木网
那些年,上门做过的家具60年代出生的王滨辉自称天生“不安分”。上世纪80年代初,排行老幺的他初中毕业后,家里便再也没有经济能力供他上学。当看到一些初中同学创业致富后,他果断为父母减压,选择成为了一名木工,用自己的手艺贴补家用。
一开始,王滨辉跟着师父在绍兴老家“做工”,一天下来能有13块钱的收入,相比一个月100元左右的平均消费水准,赚得虽不多,也已经能够维持生计。
“做学徒的时候边跑业务边学,感觉很充实。”他说道。后来,一个在哈尔滨的亲戚偶然间的一句:“既然有这手艺不如来黑龙江做家具吧,”让王滨辉萌生了去东北创业的想法,那一年,他不到20岁。
王滨辉初次做生意的地方,距俄罗斯仅一步之遥。由于地理位置与俄罗斯相邻,对于实用家具的需求不少。“1988年,我挨家挨户上门给人做家具,一天挣30元,自己后来又带了两个徒弟,这样一天能挣100元。”当时年仅二十出头的王滨辉,已经月入两三千了。
不到五年时间,王滨辉便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木匠学徒到木匠师傅的蜕变,带出的学徒也是一波又一波,然而,日复一日的木匠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不甘于现状的王滨辉渐渐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1995年,年仅26岁的王滨辉到外地旅游,登上高山俯瞰四周的优美风光,豪情瞬间点燃了他的创业火花,他决定开始做家具生意。彼时,市场上已经陆陆续续冒出些个体户,王滨辉也和几个伙伴一起,租个房子,成立了自己的个体户小作坊。
他坦言,就像当年赵本山小品《万元户》里演的那样,创业不久后,自己也成了梦想中的“万元户”。“但是谁也不敢露富,坦率来讲,真的很想回家。虽然在北方挣钱要比南方容易得多,但是生活的环境却不够安逸,东北当时的生意环境没有南方安稳。”他告诉导报记者。
“豆腐、土豆和白菜”,创业总是充满艰辛
创业之初,独在异乡的王滨辉也有过十分窘迫的经历。
“我和老婆住的房子半夜会漏水,更不要说暖气了,就连水有的时候都是从别的地方打来的。”王滨辉回忆道,在外打拼,怎会有不艰苦的日子?他依旧清晰记得,有一次半夜睡觉的时候,屋顶漏水,漏下来的水被房顶防水的塑料布兜着,水渐渐地沉下来,眼看要满了,两人把水倒掉再继续睡……一夜就这么循环往复。
最艰苦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甚至在日常的饭菜里,王滨辉都不见荤腥,平时常吃窝窝头,东北大米是有名的,最初创业的几年,他连大米都舍不得吃……“那时候,我们一年都窝在一个地方不出远门,基本上吃的东西就是豆腐、土豆、白菜这三样,也算是减肥的良方了。”王滨辉笑道,“给自己最大的奖赏就是和哥们儿一起,花2块钱去看个录像。”虽然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岁月,但回忆起过往点滴的王滨辉脸上,却洋溢着幸福。
凭借着独到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他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客户与他开展生意往来。闯荡多年后,1999年底,王滨辉的家具生意受到了哈尔滨政府的重视,也正好赶上了政府招商引资发展的大潮,于是,首期投入2000多万的浙滨家俱厂就在那时应运而生,这也是后来的滨辉家俱有限公司的前身。
谈及过往,王滨辉坦荡、真诚。他说,“开始是租了一家快要倒闭的自行车厂,用他们的老厂房还有闲置厂房作为浙滨家俱的生产基地,并且雇佣了很多老员工,总共达到了二三百人的规模。”据当时的老员工介绍,浙滨家俱厂的成立,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自行车厂员工的就业问题。正是基于这次和政府的合作,王滨辉的名字开始在业内流传,不少企业家开始知道这个挽救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并且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它重焕生机的王滨辉。
成立后的浙滨家俱厂也在不断壮大着自己的业务。因为起步早,浙滨家俱获得了不少政府项目的招标。除了之前挨家挨户地家具订做,成为规模企业后的滨辉家俱还进军了哈尔滨的酒店宾馆业,并且创造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当时全市的酒店宾馆业,可以说有50%都有我们做的家具,比如像宾馆里的服务柜,100%都出自浙滨家俱厂。”王滨辉有些自豪,“万豪、万达索菲特、环球者西餐厅等酒店的家具都有我们做过的项目。”
凭借着顽强的实干精神和质优价廉的商品,王滨辉虽然是一株南方飘来的蒲公英,却深深地在哈尔滨扎下了自己的根。2003年,浙滨家俱厂正式规模化后,更名为滨辉家俱有限公司,并在广东佛山建立了配套工厂基地。
再读“总裁班”,转型升级谋新路
看似简单的创业目标之下实现了一份羡煞旁人的成就,而王滨辉的“木匠”事业还在继续。坐在滨辉家具集团董事长位置上的王滨辉,依旧步履匆匆,他打趣地称自己是公司的“第一号打工仔”、“即是兵又是将的执行者”。
谈及过去,他说,最初创业的时候,公司里只有三四人,他的学历还是最高的,这始终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其实我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当时的教育条件不好,家庭又穷,要赚钱,所以不管学历不学历,能有点钱过好日子就不错了。我们刚开始的目标就是出去一年能赚点钱,小时候为了省几毛公交钱宁可走路,穷则思变,一路走来颇为不易。”
2005年,王滨辉报了清华“总裁班”,虽然已经毕业七八年了,提到当初去清华深造的经历,他的语气里依旧流露出些许激动:“这个讲起来确实还是挺自豪的,我当时是东三省惟一一个进清华的。”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去清华读“总裁班”,是因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管理和发展瓶颈等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雇员数量开始上升,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多欠缺。”同时,王滨辉开始意识到,随着员工素质和学历提高,自己也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更为先进的管理知识,包括员工的工资分配,后期股权分配、人员培训等等。随着清华家具行业总裁班第一期的开课,王滨辉重回校园,开始了他的“学生生涯”。
对于这次重温校园生活的经历,王滨辉记忆深刻。“一方面,这圆了我年少时没能进入高校学习的梦,另一方面也确实觉得特别有收获。授课教授都是该行业领域内的领导企业,主要讲述一些商业的实战技巧,并且结合实际,去一些优秀企业的生产现场考察学习。”
学习归来,滨辉家俱恰逢接到了一笔“大单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宾馆项目招标。项目在东北范围内只招一家,所建宾馆专门用于培训奥运礼仪小姐、安保培训同时也是奥运火炬的存放点。作为获得这个宾馆家具项目的制造商,王滨辉兴奋得一夜没合眼。当年,滨辉家俱的货柜车队伍浩浩荡荡,两天两夜马不停蹄从哈尔滨奔赴北京。这次的奥运经历,也成为了滨辉家俱历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近年来,由于家具市场持续性供过于求,行业面临大洗牌,王滨辉也敏锐地觉察到了危机。“刚开始几年,生意还好做,利润有时候十分可观,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这几年,来这边做家具生意的商人越来越多,大家的货品也都差不多,惟一竞争的就是价格。再加上近两年政府项目少了。”王滨辉开始谋划转型。
除了传统的订单销售模式,他积极拓展着其他营销渠道,滨辉家俱虽然是传统企业,却也开始尝试电子商务。“我认为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企业而言是一个转变,‘互联网+’模式,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也是规范升级的重要举措。”
目前,滨辉家俱正着力于开发专利产品,如已在去年申请专利的一款出口澳大利亚的折叠椅,还有防弹门窗,都是最新的科研成果。同时销售渠道也更多样化,覆盖网络、大型超市,社区商店等等。此外,王滨辉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北欧、俄罗斯等地,在口岸城市如满洲里、绥芬河等均下设销售网点。据统计,滨辉家具现已在全国拥有17个销售网点,基本遍布省内各大主要城市。以折叠椅为例,批发零售点目前达100多家,预计2015年底可达到500家。
除了公司产品的转型升级,王滨辉还把目光放在了养老产业上。“鉴于车间的产能,加上总体大环境,我们也考虑拿出部分房产转型养老产业。”作为政府力推的项目,滨辉养老产业园区预计将在今年9、10月份动工。另外,王滨辉还承接了哈尔滨市政府一个大型商贸物流园区——俄罗斯木材商贸园区的项目投资,总规划投资5亿,已经计划75家企业进驻,2个月后动工。
记者手记: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时至今日,在走出去的浙江商人中,有很多是早年凭借自己的好手艺在外闯出一片天地的草根浙商,他们都为一方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作出了贡献。
我在走读过程中,始终带着好奇去扣问——浙商为什么能在大江南北中闯出一片天地?他们靠的是什么?作为第一代走出去的浙商,他们有怎样的发展经历?又是怎样保持着动力不断向前、向上……
对于当下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潮,这位成功总裁给出了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学生出来很大程度喜欢互联网,喜欢先在网上做生意,但是往往不了解传统工业是怎么过来的,建议先做传统企业,不能急于求成。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创业时吃苦的经历是很宝贵的,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这也是古往今来浙商成功的奥秘。”
来源:批木网整理 http://www.anywood.com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让人心动的好家具 CIFF上海展寻品之旅【批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