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见闻录【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08日 13:58:00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屐是用木材制鞋的统称,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不乏记载。相传木屐始于春秋时期,据南朝宋人刘敬叔所撰《异苑》:“介之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由此可知,晋文公是第一个穿木屐的人。为纪念介之推之忠,在其亡月禁火,寒食一月,约定俗成而有了寒食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太平御览·寒食》也有多条关于寒食节起源的记述。
“寒食”和“清明”原为传统的两大节日,其间相距仅三五日,但在民俗学中,对“寒食节”的起源尚有争议。
【批木网】
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中,将“寒食节”附于“清明节”之中,称“大寒食”。近代学者邓之诚为之作了详细的注解。清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中,只记有“清明”,而无“寒食”。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中记述:“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可见,“寒食”和“清明”这两个节日早已合二而一了。虽然《左传》《史记》中都未记有晋文公重耳为追偿介子推而火烧绵山后,以枯木制屐及在介子推亡月禁火寒食的故事,但这一传说流传久远,甚至在20世纪40年代的京剧《戏考》中,还记有汪笑侬演唱的《焚绵山》。
木屐有久远的使用历史
无齿的平底木屐古代称为靸,徐珂在《清稗类钞·服饰》中认为,“如童子履而无后跟,即古之靸鞋遗制,今之拖鞋也”。可见,为了穿脱方便,有前无后的拖鞋早已有之,而北京人将无齿的平底木屐叫“趿拉板儿”,则更贴近古代对靸的叫法。除了在公共浴池中经常可见的一般木拖鞋外,直至20世纪50年代,还有用木材制成的无齿、髹漆并彩绘花卉、制作考究的木屐。
无齿木屐的使用历史久远。从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1986年,考古人员在浙江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的上文化层发掘出土的木器中,有两只左脚穿用的木屐,木屐的上面有穿孔,底部有凹槽,应是将绳子先嵌于底部凹槽,然后通过穿孔,再在脚面绑牢。木屐一只长21.2厘米,一只长24厘米;一只有5个穿孔,一只有6个穿孔。
【批木网】
5个穿孔的位置分别为,大脚趾及二脚趾中缝处一个;脚掌左右各一;足跟部左右各一。6个穿孔的位置为大指及小趾下部各一;脚掌下部左右各一;足根上部左右各一;4孔之间相距较近。孔之间有凹槽。这处遗址的上文化层经C14测定,绝对年代为距今5365±125年。这两只木屐堪称木屐的鼻祖,它们为研究原始木屐的形状、穿孔位置及绑系方法等,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木屐曾长期引领时尚
在古代,除用木材制鞋,也用葛、麻等制鞋。西汉史游所著《急就篇》一书中,就列出了当时鞋的种类及名称,颜师古在注中解释了各种鞋的用料、用途及形状。对屐的解释是:“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
清代学者段玉裁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作注,在《说文解字注》中,他对屐的解释为:“……云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又云屩,不可以践泥。”书中将屩解释为草履,所以不能践泥,屐平时可以穿用,在泥泞路上还有它的特殊功用。还有被称为“舄”的鞋,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舄,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湿也。”可见,用葛、麻之类制成的鞋,无法行走于泥湿之地。《太平御览》记有:“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弊、屦不完,行雪中,屦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屦,即一种有上无下、由植物纤维做的鞋,不加木底是无法行走于泥湿之地的。
【批木网】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曾发现有绢面麻底鞋。底为麻线编织,平纹,孔眼稀疏,数层中夹有丝棉。所谓有上无下,当指鞋底未加木底之故。古代鞋的名称、种类和用料很多,但都为足之所依,只是质地和用途各有不同,尤如今日之棉鞋、单鞋、皮鞋、雨鞋和拖鞋,等等。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发明创造的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木屐在古代穿著的时间很长,而且曾长时间成为时尚。《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彩为系。”可见,当时妇女始嫁时,所穿木屐是非常考究的。
由于屐为木料制成而不易保存,所以考古发掘的资料不多。2009年,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城南颜料坊进行的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东晋南朝木屐。发掘者经研究后认为,“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复杂,部分木屐保存之完好,制作使用痕迹保留之清晰,堪称迄今为止同类遗物的最最重要发现”。这批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木屐,为研究古代人类服饰的学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木屐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记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道路交通的极大改善,曾经长期被人们使用、有着悠久历史的木屐,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上世纪在一些农村中,如遇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时,仍有人使用有齿木屐来解决行路问题。就笔者所见,大致记述如下。
1964年,我被下放到山东黄县锻炼,正值初春,乍暖还寒之际,一夜之间天降大雪。晨起出门,见到鞋上绑有齿木屐行走于雪中的生产小队组长,后经询问,当地人称此木屐“嘎底儿”。
1970年,我被下放至河南息县东越公社“五七干校”,当时我们全都住在农民家中,当地泥土胶黏,可以用来制坯盖房,下雨后,土路就成了胶黏的泥浆,黏在雨鞋底上,抬腿举足都很困难。一次雨后,我在路上正在举步维艰时,见到我们的魏姓房东,他的鞋下绑了木屐,不但行走自如,而且鞋上无泥。1990年12月我因公去上海,返京时改乘小汽车,途遇大雪,行经镇江时,亦见到足绑木屐行走于雪中的行人。
“文革”结束返京后,我曾对河南来京务工人员作过询问,他们行走在泥泞道路时,不但会绑木屐,而且还大致记得做法。信阳地区使用木屐称为“绑屐子”;商丘地区称为“泥屐”。制作木屐大多用泡桐木制成鞋底形或长方形,屐齿厚1—2厘米,用竹钉将屐齿和屐底钉牢。屐底穿孔的部位,由于是绑在鞋上而有所不同,有一种是在足跟穿孔后,用绳编织成网状,将足跟兜住,再和前面的孔中系绊扎牢。商丘地区的木屐是用桐木刳凿而成,然后绑于鞋上。另一种是底和齿用透榫连接而成,用麻或蒲草编织成屐面,用反绱的方法钉于鞋底,然后将鞋面翻回,可以直接穿,不用绑扎。史游《急就篇》中,称之为“卬角”,行走时须举足而行。
木屐在我国的使用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名目繁多,种类各异,并曾经风靡于历代王公贵族之间而成为时尚。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曾为足之所依、为人类行路作出过长时间贡献的木屐,已逐渐被遗忘。
来源:批木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