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亩经济林计划在山东省菏泽正式启动【批木网】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山东省菏泽市按照国家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菏泽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实现兴林富民,决定从2016年开始启动40万亩经济林五年大计。
春节前后,菏泽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市委书记孙爱军、市长解维俊分别为全市林业工作作出批示,并对2016年林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菏泽市40万亩经济林建设对接和启动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有序开展。目前,菏泽经济林栽培总面积38.5万亩,总产量达到57.1万吨,年产值10.6亿元。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当下,新启的40万亩经济林工程不仅将改善菏泽经济林产业结构,还将形成新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最终惠及生态民生。
【批木网】
为切实加强全市40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工作,菏泽市林业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40万亩经济林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因地制宜,“一乡一业”,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实行重点示范基地建设和大面积造林相结合,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名特优新、规模大、带动面广、发展潜力大、农民积极性高的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冷藏、加工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基地生产、冷藏保鲜、仓储物流、产品加工与市场服务体系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批木网】
为加快推进40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步伐,在实施过程中要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每个县区重点示范基地要达到4处1000亩以上的地块。对各类重点示范基地、示范园,在政策、技术和资金上将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示范乡镇(场)、示范村、示范大户,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截至3月30日,全市已造林20.52万亩,其中特色经济林9.96万亩,分别为市下达计划的114%和124.5%。曹县、单县、牡丹区、开发区等县区已完成造林任务。初步形成了定陶县的杜堂、陈集,牡丹区的高庄、李村,曹县的朱洪庙、青固集,成武县的汶上集、九女集,巨野的独山、万丰,单县的黄岗、中兴,郓城的丁里长等成方连片5000亩以上;鄄城县的彭楼、董口,东明县的焦元、长兴等3000亩以上林果专业乡镇的雏形。
【批木网】
在政策资金方面,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经济林产业的政策资金扶持。新发展成方连片100亩以上的特色经济林基地,验收合格后,市财政每亩补助300元,县区财政每亩补助300元,皆连补三年。搞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全市每年创建市级名优经济林示范园10个,市财政每个补助5万元。对种植大户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享受贷款优先,市财政第一年对其贷款全额贴息。鼓励种植大户自愿参加保险,市财政承担保险费用的30%。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推行农户联保、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创新信贷产品,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加大扶持力度。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40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中来。
据测算,到“十三五”末,40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将实现农民“人均一分果”,带动菏泽5万农户从事经济林生产,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100万吨,总产值达到50亿元,对全市农民来说,这一工程有望实现全市农民达到年人均增收500元,对林木覆盖率的贡献提高两个百分点。
来源:批木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