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雅事 香笺写意【批木网】
发布时间: 2015年11月12日 11:24:00
木材人都在用的神器—扫一扫下载APP
【批木网】
香笺,是在日本香道流程中最终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台湾一些玩香者也同样重视香笺,其内容为品香感受,具体说来多数为对香料味道、品性等的记载。香笺一般用长条型的纸,纵向书写,写后参与香席者互相交流,整理收藏作为今后研究之用,相当的郑重。在日式正式的香席香会中,写香笺是一道必经程序,只有完成了香笺才算是完整的,如果客人写不好香笺也是个很尴尬没面子的事情。其实,香笺并不是日本发明的,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只不过没有香笺这个名词,正如香道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中国古代并没有香道这个名词一样。
中国古时候的文人闻香之后也会舞文弄墨,写下闻香所引发的感受,但是其内容取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中式的香笺不会对香料的物理特性做什么写实性记载描述,而多是写意性的记录闻香当时所触发的个人心情。
【批木网】
比如黄庭坚著名的《花气熏人贴》,虽然是对友人送花索诗的戏作,但是很能代表中式文人如何记录闻香感受。全贴二十八个字“花气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这个帖子里,香只是起兴之物,真正所写的是闻香之意,而非是香包含何种味道何种特性,完全是由香引发而又脱离了香之外的个人心情。
如一定要称此类作品为“香笺”的话,那么中式的香笺一定是即兴的而不是程序化的,一定是写意的而不是写实的。
在中国文人看来,生活中薰香闻香都是日常应有之事,而非严禁隆重的仪式化过程,平日里薰炉常爇,一丸熏罢自有红袖添香,起居皆融于香氛之中。
那时候虽然没有背景音乐,但是这背景香氛也有着同样的功效,偶一嗅触动心绪,随手写下些篇章,自在写意何等雅趣。因为没有正襟危坐闻香如仪式的情况,所以自然不会有流程般的香笺概念出现。而且味道这个东西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只能意会,除了酸甜苦辣咸这些基础味道以外,如沉香那般复杂的味道任何文字描述都是偏离的,无论把沉香的味道分解成多少种具体的味道,观者也无法了解沉香究竟是什么味道。好比一道好菜必定是多种材料调料的混合,但是单独把这些材料调料拿出来一个一个吃必定不是那一整道好菜的感觉。
【批木网】
中国文人玩香形式和心态上都是极为自由极为个性化的,所以写下的东西才能离香而写心,闻香追求的是精神的乐趣而不是对香料的技术化研究。
闻过沉香的香友都知道任何文字都无法描述清楚香料的味道,而且同样产地的香料之间差异都很大,香味本来就是很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块香料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通过记录味道来研究香料无异于是缘木求鱼,而且破坏了香味带给闻香者的整体美感。
写香笺自然是一桩雅事,但是一定不要破坏闻香乐趣的整体感,随性随意,避实就虚,方为妙趣。
批木网——网上木材市场!www.anywood.com
凡是与 木材 木业 红木 原木 人造板 地板 板材 家具 木工 木工机械 家装材料 油漆化工 紫檀 酸枝 spf 辐射松 松木 榉木 锯材 榆木 楠木 乌木 沉香 檀香 纤维板 黄花梨 香樟 橡木 椴木 杨木 桦木 白蜡木 花旗松 南方松 黄檀 鸡翅木 胶合板 有关的资讯、供求、人脉,全在批木网
相关阅读:宋至清时期的沉香史说【批木网】